从上海弄堂到苏浙皖球场,长三角少年同踢一个足球梦
八月的上海,热浪与热情一同涌动。在浦东前滩体育公园的绿茵场上,2025第40届“上海银行”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全国交流赛迎来收官时刻。来自上海、新疆喀什、西藏日喀则、江苏启东、浙江台州、浙江松阳、安徽黄山、中国香港等八大赛区的队伍齐聚申城,奔跑、传球、射门,也在每一次击掌和欢呼中见证成长。最终,上海江中风行者队与浙江台州市路桥中学队分获初、高中组全国总冠军,为这场跨越两个月的千场鏖战画上句号。
这项延续40载的赛事,早已超越地域的界限,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青少年以球会友、追逐梦想的重要舞台。从上海的弄堂深处,到苏浙皖的广阔球场,一颗足球,串联起无数少年同样炽热的梦想。
台州赛区
老朋友
夺冠之外更有成长
终场哨声划破上海灼热的阳光,记分牌定格在4:1。绿茵场上,身穿橙色球衣的少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。台州市路桥中学队,这支时隔一年再度登顶的“老牌劲旅”,用一场毫无悬念的大胜,将高中组全国总冠军奖杯高高举起,也为台州与晚报杯这场持续五年的“长情约定”,写下了最滚烫的注脚。
自2021年起,台州队伍连续五年站上全国交流赛的舞台。今年,两支队伍代表台州出战:一支是获得全国冠军的台州市路桥中学队,另一支是首次参赛却斗志满满的黄岩千年永宁足球队。
台州市路桥中学队在杨伟亮教练的带领下,屡创佳绩:前年夺得高中组冠军,去年获季军。杨教练深知学生赛事的意义远不止胜负,他将“尊重”作为团队建设核心,要求队员“尊重裁判判罚,尊重对手”,比赛期间还坚持“收手机”传统,确保队员专注比赛。
队长徐梓健十分认同这种“军事化管理”:“出来比赛的重点不是玩,赢了比赛回去有的是时间庆祝。”他从老队长手中接棒,坦言压力与动力并存,这份动力来自对冠军的渴望,更来自对团队精神的传承。“把积累的好东西发挥出来,总结不足,好好拿下比赛。”与经验丰富的队长不同,守门员叶耔驿是第一次参加晚报杯,却迅速爱上了这项赛事,“足球氛围很浓郁,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。”
另一边,首次参赛的黄岩千年永宁队虽未能进入决赛,却同样收获满满。球队吸纳了黄岩区多所学校的足球爱好者,没有专业背景,却凭借纯粹的热爱与斗志,在小组赛中奋力拼搏。队长丁浩轩说:“输球不是坏事,能让我们清楚哪里需要改进,这比赢球更有收获。”每场比赛后,他都会回看直播和专业解说,“想听听专业人士对我们的评价,帮自己更快进步。”
无论是台州市路桥中学队的传承与积累,还是黄岩队的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台州少年都在晚报杯的舞台上展现了足球的多元价值——胜负之外,更是眼界、友谊与成长的淬炼。五年里,台州足球少年在这里书写着他们的热爱与坚持,也见证着晚报杯“以球会友、共同成长”的不变初心。
黄山赛区
山海约
“老面孔”书写“新热爱”
自2021年晚报杯首次设立黄山分赛区以来,这则沪皖间的“山海之约”已步入第五个年头。五载春秋,不仅让赛事机制日益成熟,更让足球文化在这片灵秀山水间扎下了根。正如晚报杯黄山赛区负责人陈昱所说,晚报杯已成为很多黄山孩子夏天的期盼,一个拿了冠军就能去上海见识和交流足球文化的梦想舞台。
晚报杯更见证了一批批少年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。19岁的陈闽鑫今年刚结束高考,已是第五次参与晚报杯。五年前,他首次以球员身份参赛,输球后蹲在场边红着眼眶说,“从没想过外面的队伍这么强”;五年后,他以领队身份重返赛场,关注点从“自己踢好”转变为“让队员踢好”。他穿着去年赛事发放的红色文化衫,从容穿梭于赛场之间。“今年当领队啦?”“是呀,换个身份回晚报杯!”
陈闽鑫在采访中坦言,参加晚报杯“很爽”:“有比赛踢,有风景看,最重要的是还有球星可以见面!”他见过颜骏凌,和于海合过影,还参加过由上海海港队球星带领的训练课。当被问用一个词形容与晚报杯缘分,陈闽鑫笃定地说:“幸运。”这五年,晚报杯不仅让他从男孩长成能扛事的大人,更让他成了沪皖青少年足球交流的“微小参与者”。
五年间,专业的足球资源不断注入黄山。2022年,前国脚、上海同济海港女足主教练吴兵带队来到黄山,与当地小球员互动训练。2023年,他再次受邀为基层教练员授课。“每次过去,都能让我感觉到黄山的足球氛围一年比一年好,队员们对足球的理解和认识也明显提高。”吴兵感慨道。
如今,黄山赛区已从最初的“试水”走向成熟,足球在这里不再是少数人的爱好,而成为更多孩子期待夏天的理由。正如陈闽鑫所说:“就算以后不能带队,我也会自己买票来上海加油。只要这个交流平台还在,我就来当‘老纽带’,帮更多黄山孩子看看外面的足球世界。”
启东赛区
初加盟
以赛促学以文化人
今年是启东赛区首度加入晚报杯大家庭,与上海、台州、松阳、黄山等长三角赛区形成联动,共同推动区域足球融合发展。
启东市委教育工委书记,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陆海峰表示,与全国不同风格的强队交手,极大地开阔了小球员的眼界,这是“以赛促学、以文化人”的生动实践。“此次参赛不仅是启东青少年足球一次重要的亮相和学习契机,更对提升本土足球水平、推动体教融合具有长远意义。”
启东赛区高中组冠军队伍成员郑学心从五年级开始接触足球,至今已有九年。他激动地说:“冠军是对自己不减热爱的最好肯定。”对于全国交流赛,他说:“很开心有机会能和中国香港以及新疆、西藏,还有长三角各地的朋友们切磋交流。”
除了初、高中组别,启东赛区还因地制宜设立了小学组比赛,真正践行“足球从娃娃抓起”,让更多热爱踢球的孩子从小就能站上规范的舞台,享受到足球运动的纯粹快乐。
徐龙小学队教练龚佩佩说:“一方面,这项赛事给学生们提供了跨校竞技的平台,可以切磋足球上的技艺;另一方面,初高中组球员们也有着榜样的力量,他们激励和鼓舞着更小的孩子们不断努力。”
赛场之外,才华与友谊同样熠熠生辉。在草地音乐嘉年华活动中,启东中学队队员邢博一展歌喉,瞬间引爆全场,成为当晚的“人气之星”。他兴奋透露,“这次加到了很多其他赛区球员的微信。”对于他来说,晚报杯不仅是个比拼球技的擂台,更是各地足球少年拓宽视野、建立友谊、展现多元才华的广阔舞台。
启东赛区的加入,不仅是地理上的延伸,更是晚报杯在推动基层足球普及、深化长三角体育协同中的又一重要步伐。
松阳赛区
新朋友
少年间的“奶茶约定”
浙江松阳赛区是今年晚报杯的“新朋友”,主教练叶春辉带领的田园松阳-阳光少年足球队由松阳县各初中校队抽调组成。
为了能在此次全国交流赛中展现松阳足球少年的精神面貌,教练组从6月开始选拔,7月通知集训,8月更是一天两练高强度集训。“所有队员都非常卖力,没有人偷懒。”叶教练说道。
首场比赛,松阳队以2比0战胜野牛足球俱乐部,取得开门红。这场胜利背后,还有一个青春“赌约”:队长潘宇赛前承诺“谁进球就请谁喝奶茶”,而全队更是心心念念要让教练叶春辉兑现“和平饭店大餐”的承诺——原来,随着电视剧《繁花》的爆火,和平饭店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向往之地,这群来自松阳的少年们也不例外。
7号球员张佳明踢进第二球后,立刻跑到场边喊话:“奶茶记得安排上!”引得替补席队友哈哈大笑。“这是我赛前就答应他们的,既然说了就一定要兑现,回去后就给他买奶茶。”作为球队的队长,潘宇在场边时常大声地提醒着场上队友,无论是进攻时的跑位配合,还是防守时的阵型保持,俨然是球队的“助理教练”。
尽管来自不同学校、合练时间有限,且对五人制赛制尚不适应,松阳少年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。潘宇说:“同学们正在参加军训,他们在朋友圈看到我去东方明珠和豫园,都特别羡慕。”他没有设定明确目标,只是“尽力而为,力争每场胜利,让教练请吃饭!”
叶春辉表示:“这项比赛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拓宽视野、开拓眼界的难得机会,对他们的成长帮助很大。”他希望队员们能充分享受比赛过程,“在与全国各地优秀球队的交锋中,不仅提升自身的足球技术和比赛经验,更能学习对手的长处,不断完善自己。”
从松阳田园到上海霓虹,这群少年用奔跑和汗水,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足球初体验。正如那杯尚未兑现的奶茶,甜味还在后头。
